肛瘘是什么症状表现怎么治疗

肛瘘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反复流脓、疼痛及瘙痒,可通过药物引流、挂线疗法、瘘管切开术等方式治疗。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结核感染、克罗恩病等因素引起。
1、肛门流脓:
肛瘘最典型症状为肛门周围持续性或间歇性流脓,脓液呈黄白色且带有臭味。急性发作期脓液量多黏稠,慢性期可能仅排出少量稀薄分泌物。脓液刺激皮肤可引发肛周湿疹,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并保持局部干燥。
2、疼痛肿胀:
瘘管堵塞时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排便时疼痛加剧。可能与细菌感染导致脓液积聚有关,可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切开引流。
3、肛门瘙痒:
因分泌物刺激引发肛周皮肤瘙痒,夜间症状加重。需避免抓挠,可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合并真菌感染时可使用酮康唑乳膏,同时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4、全身症状:
复杂肛瘘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常见于结核性肛瘘或克罗恩病继发瘘管。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
5、硬结条索:
肛周可触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门,按压时有脓液溢出。高位肛瘘需采用磁共振成像明确瘘管走向,传统治疗选用挂线疗法逐步切开,现代手术可采用激光闭合术减少创伤。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预防便秘,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术后患者需定期换药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