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中医养生编辑 医语暖心
311次浏览

关键词: #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症状。茯苓的禁忌包括阴虚火旺者慎用、肾虚滑精者忌用。食用方法可配伍煎汤、煮粥或研末冲服。

1、利水渗湿:

茯苓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其利水作用温和而不伤正气,适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常与猪苓、泽泻配伍增强利水效果,如五苓散。现代研究证实茯苓多糖能调节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促进钠钾排泄。

2、健脾止泻

茯苓通过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脾虚症状,常与白术、山药同用,如参苓白术散。所含茯苓酸可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修复受损肠黏膜,对慢性腹泻具有调节作用。

3、宁心安神

茯苓对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有安定效果,多配伍远志、酸枣仁使用,如归脾汤。其镇静成分三萜类物质可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改善睡眠质量,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伴发的情绪波动。

4、使用禁忌:

阴虚津伤者服用可能加重口干咽燥症状,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制剂。茯苓利尿作用可能加重肾气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电解质。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可能引起肠蠕动亢进。

5、食用方法:

煎汤每日用量9-15克,可搭配薏苡仁制作祛湿粥;研粉入胶囊每次2-3克;传统茯苓糕需控制糖分摄入。新鲜茯苓可切片炖汤,但需注意生品可能致敏,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证后使用。

日常使用茯苓建议选择道地产区加工的饮片,避免霉变产品。搭配运动可增强利水效果,脾虚者配合腹部按摩,失眠患者建议晚间服用。长期连续使用超过两个月需评估体质变化,孕妇使用应严格遵医嘱,避免与利尿西药同时服用防止电解质紊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