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改变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关键词: #腰椎
关键词: #腰椎
腰椎退行性改变是指腰椎间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性老化现象,严重程度与病变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腰椎退行性改变主要包括椎间盘脱水膨出、小关节增生、韧带钙化、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椎管狭窄五种典型表现。
1、椎间盘脱水膨出:
椎间盘髓核含水量随年龄下降导致弹性减弱,纤维环出现裂隙后向外膨隆。早期表现为久坐后腰部酸胀,可通过游泳、吊单杠等低冲击运动延缓进展。若压迫神经根可能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2、小关节增生:
腰椎后侧关节突关节因长期负重发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晨起时腰背僵硬明显,活动后减轻。热敷和核心肌群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治疗。
3、韧带钙化:
黄韧带等脊柱韧带逐渐纤维化失去弹性,可能造成椎管容积减少。钙化早期多无症状,当椎管狭窄超过30%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磁共振检查能准确评估韧带钙化程度。
4、椎体边缘骨赘:
椎体边缘为代偿稳定性形成的骨性突起,俗称"骨刺"。多数属于适应性改变,但当骨赘突入椎间孔可能刺激神经根。X线片可见鸟嘴样增生,症状明显时需神经阻滞治疗。
5、椎管狭窄:
多种退变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椎管有效空间缩小,是较严重的晚期表现。典型症状为行走百米即需蹲下休息,严重者出现马尾综合征需手术减压。动态位MRI可明确狭窄与体位的关系。
建议保持标准体重减轻腰椎负荷,避免久坐久站及搬重物等动作。睡硬板床时在膝下垫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日常可进行五点支撑、猫式伸展等腰背肌锻炼。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有助于延缓退变进程。出现持续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