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和风湿关节炎的区别有哪些

骨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在病因、症状、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区别有发病机制不同、受累关节不同、症状特点不同、实验室检查差异、治疗方法不同。
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关节病变,主要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赘形成有关。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炎症反应。前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骨性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小关节,表现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对称性受累,也可影响肘、肩等大关节。
骨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后关节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晨僵时间通常小于30分钟。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呈持续性,晨僵时间超过1小时,伴有明显关节肿胀和压痛。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液检查多无异常,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常呈阳性,X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晚期出现关节畸形。
骨性关节炎以镇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风湿性关节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生物制剂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显著。
两种关节炎患者均需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关节适当活动防止僵硬。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出现关节持续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