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易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
老年人易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与关节退行性变、长期负重磨损、肥胖、激素水平变化及遗传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失去弹性和修复能力,软骨细胞代谢减缓导致基质合成减少。关节面长期摩擦使软骨变薄、碎裂,暴露出下方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可通过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延缓进展,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负重关节,数十年持续承受体重压力易导致机械性损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人群更易出现半月板磨损、软骨下骨硬化等改变。减轻膝关节负荷是重要干预手段,建议使用手杖辅助行走并避免爬楼梯等动作。
体重超标会显著增加膝关节压力,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5公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险上升36%。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还会加速软骨降解。控制体重需采取低热量饮食配合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使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失去对软骨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可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少胶原纤维分解。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晨僵、关节肿胀等症状,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COL2A1基因突变会导致Ⅱ型胶原蛋白合成异常,使关节软骨结构缺陷。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往往提前10-15年,且病情进展更快。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评估,早期发现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等干预措施。
日常应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受凉,选择平底软质鞋减少冲击力,座椅高度以膝关节屈曲90度为宜。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及深海鱼类,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变形等情况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通过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评估病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