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是怎样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和反射改变。这些体征与神经根受压程度和位置密切相关。
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下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动作而加剧。疼痛多位于病变椎间隙对应的棘突旁,常伴有局部压痛和叩击痛。急性期患者可出现腰部肌肉保护性痉挛,导致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疼痛会沿坐骨神经走行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形成典型的坐骨神经痛。L4-L5椎间盘突出多表现为小腿外侧至足背放射痛,L5-S1突出则多引起小腿后侧至足底放射痛。疼痛在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
神经根受压会导致相应皮节区出现感觉异常,包括麻木、蚁走感、针刺感等。L5神经根受压表现为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减退,S1神经根受压则出现足底和足外侧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特定区域感觉完全丧失。
长期神经压迫会导致支配肌肉的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为特定肌群肌力减弱。L5神经根受累时可见足背伸无力,表现为行走时足尖拖地;S1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足跖屈力量减弱,单足提踵困难。肌力下降程度可通过徒手肌力测试评估。
神经根受压会影响深反射活动,L4神经根受累时膝腱反射减弱,S1神经根受压则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反射改变是判断神经损伤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双侧对比检查更具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和腰部过度负重。睡硬板床时可于膝下垫软枕减轻腰椎压力。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尝试热敷缓解肌肉痉挛,但需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适当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增强腰椎稳定性,但应避免剧烈扭转腰部的运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关营养素。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