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什么意思 足底筋膜炎很严重吗

关键词: #筋膜炎
关键词: #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因反复微损伤引发的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疾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重症可能影响正常行走。
足底筋膜炎主要与足底筋膜长期超负荷牵拉有关。足底筋膜是连接跟骨与趾骨的纤维结缔组织,长期跑步、体重超标、穿鞋不当等因素会导致筋膜微小撕裂,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存在足弓结构异常或跟骨骨刺,进一步加重筋膜负担。
晨起下地第一步疼痛是该病标志性表现,活动后稍缓解但久站复现。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呈锐痛或灼烧感,按压足底筋膜起点处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伴随小腿肌肉紧张或足弓塌陷。
轻度患者仅表现为间歇性疼痛,不影响日常活动;中度患者行走超过30分钟即出现持续性疼痛;重度患者可出现静息痛、步态异常,甚至继发膝关节或腰椎代偿性损伤。
医生通过问诊和足部触诊即可初步诊断,典型体征包括足底筋膜压痛和被动背屈疼痛。超声检查可显示筋膜增厚,X线用于排除骨折或骨刺。需与跟骨脂肪垫炎、腰椎神经压迫等疾病鉴别。
急性期建议冰敷和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慢性期采用牵拉训练、矫形鞋垫等康复手段。冲击波治疗对顽固性病例有效,极少数患者需行筋膜松解术。治疗期间需控制体重并避免赤足行走。
足底筋膜炎患者应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穿平底鞋或人字拖。每日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如用毛巾抓握练习或台阶拉伸。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体能,体重指数超标者需制定科学减重计划。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夜间静息痛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