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怎么回事 肛周脓肿与3坏习惯有关系

肛肠科编辑 医普小新
15次浏览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可能由不良卫生习惯、久坐不动、饮食辛辣刺激、免疫力低下、肛腺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坐浴护理、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不良卫生习惯:

排便后清洁不彻底或使用粗糙厕纸摩擦肛门,易导致肛周皮肤破损和细菌滋生。长期局部潮湿环境会诱发肛腺堵塞,形成化脓性感染灶。需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并保持干燥,出现红肿热痛时需及时就医。

2、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肛门血管,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静脉淤血使组织抗感染能力下降,肛窦部位更易被粪便残渣中的大肠杆菌侵袭。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司机、办公族可选用透气坐垫。

3、饮食辛辣刺激:

过量摄入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直肠黏膜充血。辛辣成分通过粪便排出时反复刺激肛窦,诱发腺体分泌物滞留。发病期间应禁食火锅、烈酒,多摄入燕麦、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肛周感染。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多间隙脓肿。这类人群出现肛门坠胀感应立即检测血糖,必要时静脉输注头孢类抗生素。

5、肛腺感染:

肛腺导管阻塞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在腺体内繁殖形成脓肿。初期表现为肛门跳痛伴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能穿透括约肌形成肛瘘。确诊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预防复发。

预防肛周脓肿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避免局部闷热,便后建议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出现肛门持续性疼痛并伴随38℃以上发热时,提示可能已形成深部脓肿,需急诊外科处理避免感染性休克。术后恢复期可食用鲫鱼汤、蒸南瓜等低渣饮食,忌食羊肉、韭菜等发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