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重症肝炎的原因是什么

重症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滥用、自身免疫异常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重症肝炎的主要病因。病毒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临床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或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可引起急性肝衰竭。药物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伴随转氨酶急剧升高。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典型症状包括腹水、肝性脑病。戒酒是根本治疗措施,严重者需补充B族维生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体内产生抗肝细胞抗体,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合并关节痛、皮疹等肝外表现。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可控制病情进展。
威尔逊病等遗传代谢缺陷导致铜离子在肝脏沉积,引发急性肝坏死。特征性表现为角膜K-F环和血清铜蓝蛋白降低。需终身使用青霉胺驱铜治疗。
预防重症肝炎需定期检测肝功能,避免滥用药物及酒精。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