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中暑了怎么办 严重中暑的急救处理方法分享

严重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辅助、静脉补液、器官功能支持、并发症防治等方式处理。严重中暑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大量丢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全身或冰袋敷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可采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同时监测核心体温,避免体温骤降导致寒战。体温降至38.5摄氏度时应暂停强力降温措施。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氯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改善外周血管收缩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针对躁动患者可谨慎使用镇静药物,但需注意避免掩盖病情变化。禁止自行使用退热药物,以防加重脱水。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氏液,最初1小时可输注1000-1500毫升。需动态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调整补液速度,合并低钠血症时需谨慎纠正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
出现意识障碍需保持气道通畅,抽搐患者防止舌咬伤。心肌损伤者进行心电监护,急性肾损伤需行血液净化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者补充凝血因子,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需碱化尿液。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凝血功能等指标,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血气分析及生化检查,及时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控制脑水肿发展,警惕应激性溃疡出血。恢复期需评估神经系统后遗症。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温度25-28摄氏度,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功能饮料。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低脂食物,逐步增加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外出需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着浅色透气衣物。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家中常备口服补液盐。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