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怎么办 介绍改善河豚中毒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 #中毒
关键词: #中毒
河豚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解毒、呼吸支持、血液净化和对症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河豚毒素抑制神经传导、麻痹呼吸肌、损伤心肌、干扰电解质平衡和引发多器官衰竭等原因引起。
摄入河豚2小时内需立即催吐并洗胃。采用压舌板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或饮用温盐水500毫升后催吐。洗胃需使用活性炭悬液反复灌洗,每次300-500毫升,直至洗出液澄清。儿童洗胃量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计算。
早期使用新斯的明可拮抗神经肌肉阻滞,剂量为0.5-1毫克肌注。阿托品能缓解心动过缓,每10分钟静脉注射0.5毫克至心率达标。纳洛酮对呼吸抑制有效,首次剂量0.4-0.8毫克静脉推注。
出现呼吸肌麻痹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潮气量按6-8毫升/公斤设置。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动脉血氧分压不低于60毫米汞柱。
重度中毒者需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灌流器选用中性大孔树脂,血流速度150-200毫升/分钟。置换液流量设定为35毫升/公斤/小时,持续治疗12-24小时。
心律失常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毫克/公斤。低血压时输注多巴胺5-20微克/公斤/分钟。抽搐发作予地西泮10毫克缓慢静注。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
河豚中毒康复期需严格卧床2周,每日监测心率血压。饮食选择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流食,如米汤、藕粉,分6-8次少量进食。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肌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每日3组每组10分钟。避免食用任何河豚制品,处理海鲜时佩戴手套。出现口唇麻木等前驱症状需立即就医,携带剩余食物样本便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