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有哪些电生理特性

关键词: #生理
关键词: #生理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主要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这些特性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与泵血功能。
心肌细胞中窦房结、房室结等特殊分化的起搏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律性。窦房结作为正常心脏起搏点,其自律性最高,主导心率。自律性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其特点是存在有效不应期,能防止心肌强直收缩。钠离子通道的激活与失活是兴奋性变化的基础,低钾血症或心肌缺血时可引发兴奋性异常。
心肌细胞通过缝隙连接快速传递电信号,形成功能合胞体。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纤维,最慢的是房室结,这种差异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收缩。传导阻滞时可能出现房室分离或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细胞通过兴奋-收缩耦联实现机械收缩,钙离子内流触发肌浆网释放钙是关键环节。收缩力受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三因素影响,心力衰竭时收缩性明显下降。
动作电位通过L型钙通道诱发钙诱导钙释放,激活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收缩。这一特性使电活动转化为机械做功,能量代谢障碍时可出现电机械分离。
保持心肌电生理特性稳定需注意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建议每日摄入富含钾镁的深色蔬菜与坚果,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肌细胞代谢能力,但心律失常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运动。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电生理异常,吸烟饮酒会干扰离子通道功能应严格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