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是什么意思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是乳腺癌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表示癌细胞已突破乳腺导管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分化程度中等。其严重程度介于Ⅰ级与Ⅲ级之间,主要特征包括癌细胞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核异型性明显、有丝分裂象中等。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病例的40%-60%。病理学上根据腺管形成程度、核多形性及有丝分裂计数三项指标进行分级,Ⅱ级表示总分在6-7分,提示癌细胞分化程度中等,侵袭性高于Ⅰ级但低于Ⅲ级。
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呈实性巢团或条索状浸润生长,腺管结构少于50%。细胞核大小不一且染色质增粗,每10个高倍视野可见5-15个有丝分裂象。常伴随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
该分级肿瘤生长速度适中,淋巴结转移率约30%-40%,5年生存率约为80%-90%。癌细胞可能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或HER2蛋白,这些分子特征将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选择。
确诊需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中,乳腺X线摄影多表现为不规则星状影伴微小钙化,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伴边缘毛刺,MRI可准确评估肿瘤实际范围。
标准治疗包括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根据分子分型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或化疗方案。治疗方案需综合考量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生物标志物表达情况。
患者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如深海鱼、十字花科蔬菜。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上肢功能锻炼,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定期复查乳腺超声、骨密度及肿瘤标志物,注意管理治疗相关的潮热、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