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植物人需要进食和排泄,但需通过特殊方式维持营养代谢。植物状态患者因严重脑损伤丧失意识活动,但保留部分脑干功能,其胃肠功能通常存在基础反射,需依赖鼻饲管或胃造瘘维持营养摄入,排泄功能则通过导尿管、人工肛门或护理垫管理。
植物人的消化系统仍保留基础蠕动和吸收功能,但无法自主进食。临床常用鼻饲管将流质食物直接输送至胃部,配方需包含均衡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每日总热量控制在1500-2000千卡。胃造瘘适用于长期护理,通过腹壁植入管道减少鼻咽刺激。排泄方面,膀胱排尿反射可能部分保留,但多数需留置导尿管防止尿潴留,每2-4小时开放导尿管模拟生理排尿。肠道功能通过定时使用开塞露或人工取便维持,严重失禁者需结肠造瘘。护理中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预防褥疮和泌尿感染,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植物人代谢需求与常人相近,但能量消耗降低约20%。营养支持需根据体重、血生化指标动态调整,流食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黏膜损伤。排泄管理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导尿管每周更换,造瘘口每日消毒。家属应学习护理技能,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配合言语刺激可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建议每3个月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调整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