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口干怎么办

放疗后口干可通过保持口腔湿润、调整饮食、使用人工唾液、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放疗后口干通常由唾液腺损伤、口腔黏膜炎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放疗后口干患者可随身携带水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干燥加重症状。含服无糖冰块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但需注意避免含糖产品增加龋齿风险。
选择质地柔软、含水量高的食物如粥类、汤羹、果泥等,避免辛辣、酸涩、坚硬等刺激性食物。增加冬瓜、梨、银耳等滋阴生津食材的摄入,烹调时可适当增加汤汁比例。将食物切成小块或加工成糊状,有助于减轻吞咽困难。
可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口腔喷雾剂或聚乙烯醇口腔凝胶等人工唾液替代品,每日4-6次喷于口腔黏膜。使用前清洁口腔,喷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人工唾液能暂时缓解干燥感,但对唾液分泌功能无治疗作用。
对于唾液腺残留功能者,可遵医嘱使用毛果芸香碱片促进唾液分泌,但青光眼患者禁用。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时需配合制霉菌素含漱液,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采用麦冬、石斛、玉竹等中药煎汤代茶饮,或针灸颊车、廉泉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耳穴贴压取口、内分泌、神门等穴位,每日按压3-5次。中医认为放疗伤阴,需养阴生津,但具体方案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
放疗后口干患者应建立每日口腔护理流程,晨起、餐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新陈代谢。若出现持续口腔疼痛、溃疡不愈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返院复查。多数患者放疗结束后3-6个月唾液功能可部分恢复,期间需耐心坚持综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