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上消化道出血 掌握四个方法确诊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评估四种方法确诊。
胃镜检查是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能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检查可发现溃疡、静脉曲张、糜烂等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过程中可能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
血常规可评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变化,判断失血程度。凝血功能检查能发现凝血障碍相关出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升高提示血液在消化道滞留。粪便潜血试验可辅助判断活动性出血,需连续检测3天以提高准确性。
腹部CT血管造影能显示活动性出血点和血管异常。对于胃镜检查禁忌者,可选择钡餐造影观察黏膜轮廓,但急性期慎用。血管造影既可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栓塞治疗,适用于大量出血且内镜治疗失败病例。
呕血和黑便是典型表现,呕鲜红色血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咖啡样呕吐物多为胃溃疡出血。伴随头晕、心悸、冷汗提示失血性休克。详细询问病史需包括用药史、饮酒史和既往消化道疾病史,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是常见诱因。
确诊后应卧床休息并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恢复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按医嘱调整铁剂补充。戒除烟酒,控制基础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