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打石膏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救知识编辑 科普小医森
31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骨折打石膏后需注意观察肢体末梢循环、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以及预防并发症。石膏固定期间护理不当可能影响愈合效果,需从日常护理和医疗监测两方面进行管理。

1、末梢循环观察:

石膏固定后需每日检查患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若出现苍白、青紫、麻木或剧烈疼痛,提示可能发生血液循环障碍,需立即就医调整石膏松紧度。手指或脚趾应保持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患肢15-20厘米。

2、石膏维护要点:

石膏遇水会软化失去固定作用,洗澡时需用防水套保护。禁止用硬物伸入石膏内搔痒,避免石膏内衬棉垫移位形成压疮。若石膏边缘摩擦皮肤,可用医用胶布包边处理。发现石膏断裂、松动或特殊异味应及时返院更换。

3、活动限制原则:

上肢骨折者需用三角巾悬吊保护,下肢骨折需严格避免患肢着地负重。翻身或移动时应托住石膏两端整体搬动,禁止扭转或折弯固定部位。稳定性骨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复查时间安排:

首次复查应在打石膏后3-5天评估肿胀消退情况,之后每2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痂形成。儿童骨折愈合较快,复查间隔可缩短至1周。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加剧或石膏松动,需提前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5、并发症预防:

长期制动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保持石膏边缘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酒精棉签消毒预防湿疹或感染。卧床者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进行健侧肢体活动预防压疮和肺炎。

饮食上需保证每日1500毫克钙质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患肢功能。拆除石膏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温水浴和被动牵拉训练,6个月内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夜间睡眠时仍建议用枕头垫高患肢,持续缓解组织水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