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45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包括口腔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和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升高主要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缺陷、黏膜屏障破坏、侵入性操作及化疗副作用等因素相关。

1、口腔黏膜:

口腔溃疡牙龈炎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化疗药物会破坏口腔黏膜屏障,导致口腔内条件致病菌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临床表现为口腔疼痛、黏膜充血糜烂、白色伪膜形成。预防措施包括使用软毛牙刷、含漱抗菌漱口水。

2、呼吸道:

肺部感染发生率仅次于口腔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曲霉菌。粒细胞缺乏患者易出现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胸片可见肺部浸润影。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

3、消化道:

肠道感染多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化疗导致的肠黏膜损伤可使肠道菌群移位入血,引发败血症。饮食需严格消毒灭菌,避免生冷食物,必要时进行肠道去污染治疗。

4、皮肤软组织:

静脉穿刺部位、肛周区域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特征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进展为蜂窝织炎。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刺点定期消毒,避免抓挠皮肤。

5、泌尿系统:

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见大肠埃希菌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建议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保持会阴部清洁,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急性白血病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体温变化。所有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无菌技术,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维持环境清洁,室内物品定期消毒,接触患者前后需规范洗手。根据粒细胞计数水平,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