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以用于哪些情况

肾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5次浏览

关键词: #肾脏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主要用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等情况。该疗法通过持续缓慢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精细容量管理的危重患者。

1、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患者因肾脏突然丧失滤过功能,导致氮质血症和电解质紊乱。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稳定清除肌酐、尿素等毒素,同时避免传统透析引起的血压波动。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2、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

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感染、脱水等因素诱发下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平稳过渡到规律透析。该方式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尿毒症引起的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3、多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创伤等导致的多器官衰竭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通过高通量滤器清除炎症介质,调节免疫紊乱。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滤器凝血影响疗效。

4、电解质紊乱:

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电解质失衡,可通过调整置换液成分精准纠正。相比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治疗能避免血钾浓度反弹,更适用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特殊情况。

5、药物毒物清除:

对甲醇、乙二醇等可透析毒物中毒,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持续清除毒物。治疗时需根据毒物分子量选择滤器孔径,必要时联合血液灌流增强清除效果。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期间需严格监测液体平衡,每日评估治疗剂量是否达标。营养支持应选择高生物价蛋白质,限制钾、磷摄入。护理重点包括导管维护、凝血监测和生命体征观察,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低体温、低血压等并发症。患者活动需避免导管牵拉,睡眠时保持穿刺肢体固定。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常规透析或肾功能恢复后的随访管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