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可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及动态监测进行诊断。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表现分析、血液生化检测、超声检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及多学科会诊。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及发热。妊娠期子宫增大可能改变疼痛位置,需注意与非产科腹痛鉴别。部分患者出现墨菲征阳性,即吸气时按压右上腹诱发疼痛加剧。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上升。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增高,胆红素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合并胆管梗阻。妊娠期生理性血液稀释可能影响指标解读。
腹部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方法,可显示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胆囊周围积液或胆囊扩张。超声发现胆囊内结石或胆泥沉积支持诊断,多普勒超声能评估胆囊壁血流情况。该检查无辐射风险,适合妊娠各阶段。
当超声结果不明确或怀疑胆总管结石时,可采用无辐射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该技术能清晰显示胆道系统解剖结构,检测胆囊壁水肿、胆管扩张及结石位置。妊娠中晚期需注意避免钆对比剂使用。
产科与外科医生需共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妊娠周数,权衡保守治疗与手术干预风险。对于复杂病例应组织消化内科、麻醉科参与讨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
确诊后建议低脂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选择蒸煮烹调方式,避免油炸食品。适量饮水维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可饮用淡菊花茶辅助利胆。卧床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胆道压迫,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静脉血栓。每日监测体温及腹痛变化,记录胎动次数。出现寒战高热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