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CT诊断时需要哪些方面

肝胆疾病编辑 医言小筑
41次浏览

关键词: #肝硬化 #诊断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CT诊断时需重点关注肝脏形态、密度变化、血管异常、脾脏改变及并发症表现五个方面。

1、肝脏形态:

肝硬化典型表现为肝脏表面结节状凹凸不平,右叶萎缩伴左叶代偿性增大。CT可清晰显示肝裂增宽、肝叶比例失调等结构改变,晚期可能出现肝脏整体体积缩小。门静脉高压时可见肝门区静脉迂曲扩张,肝边缘呈波浪状改变具有诊断特异性。

2、密度变化:

CT平扫可见肝实质密度不均匀,脂肪变性区域呈低密度影,纤维增生区域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增强扫描时肝实质呈不均匀强化,再生结节在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铁过载患者可见全肝密度普遍增高

3、血管异常:

门静脉系统扩张是重要征象,门静脉主干直径超过13毫米提示高压。可见脐静脉再通、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等侧支循环建立。肝静脉变细扭曲呈"枯枝状",下腔静脉肝内段受压变形。动态增强可准确评估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4、脾脏改变:

门脉高压导致脾脏体积增大,长径超过12厘米具有诊断意义。增强扫描可见脾脏强化不均匀,脾门区静脉迂曲扩张。部分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时可见脾内多发梗死灶,表现为楔形低密度区。

5、并发症表现:

需重点筛查肝癌,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结节灶。腹水在CT呈腹腔内液体密度影。门静脉积气、肠系膜静脉血栓等急症征象需紧急处理。肝性脑病虽无直接CT表现,但可排除颅内病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见腹膜增厚强化。

肝硬化患者日常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选择鱼肉、豆腐等优质蛋白。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3克。适量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定期监测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CT随访建议每6-12个月一次,重点观察有无肝癌征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