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晚期出血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产后晚期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量异常增多、血液颜色鲜红或暗红、伴随血块排出,体征可见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产后晚期出血的典型表现主要有阴道流血异常、贫血体征、子宫复旧不良、凝血功能障碍、继发感染症状。
产后24小时至12周内出现阴道流血量突然增多或持续淋漓不尽,血液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常伴有血块排出。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需警惕,异常出血多与胎盘胎膜残留、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有关。
失血量达500毫升以上时可出现面色苍白、甲床发白、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可能伴随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触诊可发现子宫体积大于正常产后同期水平,质地柔软且宫底高度下降迟缓,常伴有下腹坠痛或压痛。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有异常回声,提示可能存在胎盘组织残留或子宫内膜炎。
严重出血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实验室指标异常,表现为注射部位瘀斑、牙龈出血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倾向,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凝血功能纠正治疗。
出血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寒战、阴道分泌物异味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宫腔分泌物培养可能检出致病菌,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产后晚期出血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监测体温和恶露情况;饮食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出血量增多需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影响子宫收缩或凝血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