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后装放疗的危害是什么

宫颈癌后装放疗可能引发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阴道狭窄及卵巢功能衰退等并发症。后装放疗的危害主要与放射线对邻近组织的损伤、个体耐受差异、治疗剂量、既往盆腔手术史及同步化疗等因素相关。
放射线可能损伤直肠黏膜导致炎症,表现为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症状轻者可通过膳食纤维调整缓解,严重者需暂停放疗并使用黏膜保护剂。既往有慢性肠炎或盆腔粘连者风险更高。
膀胱黏膜受辐射后出现充血水肿,引发尿频、尿痛甚至血尿。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合并出血时需采用止血药物。糖尿病患者或曾有膀胱手术史者更易发生。
盆腔骨髓受照射后造血功能下降,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每周需监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⁹/L时需使用升白药物。同步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程度通常更显著。
放射线导致阴道黏膜纤维化,可能引起性交疼痛或妇科检查困难。放疗后需坚持使用阴道扩张器,配合雌激素软膏可延缓粘连。绝经后女性及治疗剂量超过45Gy者发生率增高。
年轻患者接受盆腔放疗后可能出现闭经、潮热等更年期症状。放疗前卵巢移位手术可降低风险,严重者需激素替代治疗。年龄小于40岁患者卵巢功能部分恢复概率较高。
后装放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每日补充复合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反应。治疗结束半年内每周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肌功能,阴道冲洗需持续至放疗后一年。定期随访需包含盆腔核磁共振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发现异常出血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复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放射性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