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的区别

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均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区别在于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特征。
西地那非口服后30-60分钟起效,需在性活动前1小时服用;伐地那非起效更快,约15-30分钟即可发挥作用;他达拉非起效时间与西地那非相似,但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三种药物均需性刺激才能生效。
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的作用持续时间约为4-6小时,属于短效制剂;他达拉非半衰期长达17.5小时,药效可持续36小时,适合需要更长时间窗口的患者。持续时间的差异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相关。
西地那非常见头痛、面部潮红和消化不良;伐地那非可能引起背痛和肌痛;他达拉非的视觉异常发生率较低。三类药物均可能引发血压下降,禁与硝酸酯类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差异与药物对PDE亚型的选择性有关。
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主要通过肝脏CYP3A4酶代谢,受葡萄柚汁和CYP3A4抑制剂影响明显;他达拉非代谢途径相对简单,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低。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调整剂量。
西地那非已获批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他达拉非还可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缓解;伐地那非目前仅限用于勃起功能障碍。不同适应症的获批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相关。
使用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前需评估风险。日常可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保持均衡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运动建议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服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勃起超过4小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