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季容易得皮炎 夏季容易得皮炎4个因素揭晓

关键词: #皮炎
关键词: #皮炎
夏季皮炎高发主要与高温潮湿、紫外线增强、汗液刺激、蚊虫叮咬四个因素有关。针对不同诱因可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夏季环境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皮肤血管持续扩张导致炎性物质释放增加。高温环境下皮脂腺分泌旺盛易堵塞毛孔,配合湿度超过70%的环境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建议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空调时将湿度控制在50%-60%,穿着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
夏季紫外线强度可达冬季的3-5倍,其中UVB会直接损伤表皮细胞DNA,UVA则诱发氧化应激反应。长时间暴晒后会出现日光性皮炎特征性的红斑、水疱。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需避免直晒,外出时应涂抹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
汗液中氯化钠、尿素等成分在皮肤表面浓缩后形成结晶,摩擦时产生机械刺激。部分人群汗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分解产物,易诱发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建议出汗后及时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后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乳。
蚊虫唾液蛋白注入皮肤后引发Ⅰ型超敏反应,出现特征性风团样丘疹。隐翅虫等昆虫体液接触皮肤会导致线状皮炎。户外活动应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被叮咬后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夏季皮炎预防需建立多重防护体系。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番茄等水果,维生素E含量高的坚果可增强皮肤抗氧化能力。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适度运动促进汗液排出,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出现持续瘙痒、渗液等症状超过3天或伴有发热时,需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斑贴试验等检查。易过敏体质者夏季可定期用冷藏矿泉水湿敷镇静皮肤,避免频繁使用含酒精的止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