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多尿的原因是什么

肾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73次浏览

关键词: #肾衰竭 #肾衰

慢性肾衰竭多尿可能由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电解质紊乱、渗透性利尿、残余肾功能代偿性增强、夜尿增多等因素引起。

1、肾小管功能下降:

慢性肾衰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敏感性降低,远端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能力减弱。患者每日尿量可达2500毫升以上,尿液比重常固定在1.010左右。这种情况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肌酐变化。

2、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减退时钾、钠等电解质排泄异常,血钠升高会刺激口渴中枢增加饮水,同时高渗状态引发渗透性利尿。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伴多尿,需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并调整饮食结构。

3、渗透性利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素等代谢产物潴留,这些溶质在肾小管形成高渗环境,阻碍水分重吸收。临床表现为昼夜尿量比值倒置,可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减轻氮质血症。

4、残余肾代偿:

残存肾单位通过增加单个肾小球滤过率来代偿整体功能不足,表现为尿量增多但肌酐清除率下降。这种生理性代偿早期可能维持数年,需定期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变化。

5、夜尿增多:

肾髓质间质纤维化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患者夜间平卧时肾血流量增加,出现夜尿量超过全天尿量1/3的现象。建议睡前限制饮水并记录24小时尿量变化。

慢性肾衰竭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等,优先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清、鱼肉。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水肿或尿量骤减时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预防感染加重肾功能损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