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可以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吗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确实可以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导致急性胃肠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食物储存不当、餐具消毒不彻底、从业人员带菌操作以及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疏漏。
生肉、海鲜等食材携带变形杆菌,若与即食食品共用刀具或砧板,细菌会通过接触传播。建议厨房严格区分生熟操作区域,使用后及时用沸水冲洗器具。
变形杆菌在20-40℃繁殖迅速,未冷藏的熟食超过2小时即存在风险。熟食应置于60℃以上保温或4℃以下冷藏,剩菜复热需达到中心温度70℃。
变形杆菌可附着于碗筷表面,普通清洁难以彻底杀灭。餐饮机构需配备消毒柜,家庭建议定期煮沸餐具15分钟,外出就餐可用热水冲洗餐具。
食品处理者手部伤口或消化道带菌是重要传染源。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操作前规范洗手,出现腹泻症状应立即调离岗位。
学校、企业食堂等大规模供餐环节多,易出现流程监管漏洞。建议建立留样制度,每餐保留100克样品48小时,便于溯源调查。
预防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疑变质食物,海鲜类务必彻底加热。出现呕吐、水样腹泻伴脐周绞痛等症状时,可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发热超过38.5℃或血便需及时就医。日常加强厨房卫生管理,处理生食后需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定期更换洗碗海绵等易滋生细菌的用品。夏季高温季节尤其要注意食物保存时间,凉拌菜建议现做现吃,隔夜凉菜存在较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