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冠心病患者小心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冬季冠心病患者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寒冷刺激、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高、呼吸道感染、活动减少。
低温导致体表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风险增加,可能诱发斑块破裂。患者外出时应做好头部及四肢保暖,室内保持18-22℃适宜温度,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
寒冷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收缩压平均可上升10-20毫米汞柱。建议每日定时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避免晨起时剧烈体位变化。
冬季饮水量减少及出汗减少可使血细胞比容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每日饮水量应保持1500-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或淡绿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流感病毒等感染源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接种流感疫苗后仍需佩戴口罩防护,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应及早就诊。
冬季户外运动减少可能影响血脂代谢,建议选择室内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
冠心病患者冬季需特别注意膳食搭配,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及200克低糖水果,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午间可适当休息30分钟。外出时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出现持续胸痛超过15分钟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陪同患者进行心电图等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