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钙化病因有哪些 介绍主动脉瓣钙化的4个病因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主动脉瓣钙化可能由年龄增长、高血压、血脂异常、先天性瓣膜畸形等原因引起。
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胶原纤维断裂、弹性减弱,钙盐沉积在瓣膜上形成钙化。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主动脉瓣病变类型,通常表现为瓣膜增厚、活动度降低。
长期高血压导致主动脉瓣承受异常血流冲击,机械应力损伤瓣膜内皮细胞,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钙盐沉积。高血压患者主动脉瓣钙化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3-5倍,可能伴随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瓣膜基质沉积,激活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和成骨因子,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主动脉瓣钙化风险增加2-3倍,常合并冠状动脉钙化。
二叶式主动脉瓣等先天畸形使瓣膜承受异常血流剪切力,内皮损伤后引发慢性炎症和钙化进程。这类患者通常在40-50岁即出现明显钙化,进展速度是正常三叶瓣的2倍,可能合并主动脉扩张或夹层。
预防主动脉瓣钙化需控制血压和血脂,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低于140/90毫米汞柱,通过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维持血脂达标。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改善血管弹性。吸烟者应立即戒烟,避免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每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尤其有家族史或先天瓣膜异常者更需密切随访。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瓣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