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最常见类型是什么 腹外疝的四种类型详细介绍

腹外疝最常见类型为腹股沟疝,腹外疝主要包括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和切口疝四种类型。
腹股沟疝占腹外疝发病率的70%-75%,多发于男性。发病与腹壁薄弱及腹内压增高有关,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婴幼儿因鞘状突未闭易发生斜疝,中老年男性直疝多与腹横筋膜松弛相关。轻症可使用疝气带压迫,症状明显者需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股疝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约占腹外疝的5%。疝囊经股管突出于卵圆窝处,易发生嵌顿。妊娠期腹压增高和股环结构松弛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大腿根部半球形包块。由于嵌顿风险高,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治疗。
脐疝多发于婴幼儿和肥胖人群,占腹外疝的10%-15%。婴幼儿因脐环未完全闭合引发,成人多与妊娠、腹水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脐部柔软膨出物,婴儿型多数在2岁前自愈,成人型需采用网片修补术防止脏器嵌顿。
切口疝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占腹外疝的5%-10%。手术切口感染、缝合技术不当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原切口处逐渐膨出的包块。根据缺损大小选择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或腹腔镜IPOM修补术,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促进愈合。
腹外疝患者应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肥胖者需控制体重。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腹肌力量,术后三个月内佩戴腹带保护。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增强胶原合成。出现包块突然增大伴疼痛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肠管绞窄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