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血常规看什么指标

急性胃肠炎血常规检查需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五项指标。
白细胞总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数值超过10×10⁹/L时需考虑严重感染。病毒性胃肠炎通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细菌性感染则多伴随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过70%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若同时出现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核左移现象)表明感染处于进展期。婴幼儿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需警惕轮状病毒感染。
该指标对细菌感染敏感性较高,数值超过10mg/L时细菌感染概率增大。动态监测可评估治疗效果,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失血性胃肠炎可出现血红蛋白下降,数值短期内降低20g/L以上需排查消化道出血。儿童患者血红蛋白低于90g/L应考虑静脉补液治疗。
严重脱水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反应性增高,数值超过450×10⁹/L提示血液浓缩。血小板进行性下降需警惕溶血尿毒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每日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分次饮用。恢复期可逐步尝试香蕉、苹果泥等含钾食物,呕吐缓解后从稀粥开始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