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恢复期表现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主要表现为乏力减轻、食欲恢复、肝功能指标改善、黄疸消退及肝区不适缓解。恢复期症状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毒载量、肝脏损伤程度等因素相关。
急性期持续倦怠感逐渐消失,体力活动耐受性提高。这与肝脏炎症缓解后能量代谢恢复正常有关,建议逐步增加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劳累。
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进食量接近病前水平。因肝细胞修复后胆汁分泌功能改善,消化能力增强,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肝组织再生。
转氨酶数值下降至正常范围2倍以内,胆红素水平趋于稳定。实验室检查显示白蛋白合成能力恢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提示肝细胞再生完成度达70%以上。
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减轻,尿色由浓茶样转为清亮。胆红素代谢障碍解除后,血清总胆红素多降至34μmol/L以下,需持续监测防止胆汁淤积复发。
右上腹隐痛或胀满感明显减轻,肝脏触诊质地变软。超声检查显示肝包膜紧张度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但需警惕纤维化进展可能。
恢复期应保持每日30克优质蛋白摄入,选择蒸煮等低温烹饪方式。可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为宜。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学指标。出现持续低热或异常出血倾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