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急性胃穿孔需立即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手术修补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源、修复穿孔部位、纠正体液失衡、预防并发症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确诊后需立即禁食并留置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消化液对腹腔的刺激。通过负压吸引排出胃内容物,降低腹腔内压力,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同时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
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覆盖肠道菌群。穿孔后胃内容物泄漏易引发化脓性腹膜炎,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直至炎症指标恢复正常。
穿孔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有腹膜炎体征者需急诊手术。常用术式包括单纯穿孔缝合术、大网膜覆盖修补术,复杂病例可能需行胃部分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评估患者循环稳定性。
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纠正因腹腔渗出导致的低血容量状态。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酸碱平衡,特别注意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严重休克患者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器官灌注。
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营养,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可经鼻肠管输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3-5天后尝试少量清流质饮食。恢复期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
康复期需严格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原则,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建议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可适量食用山药粥、南瓜糊等易消化食物,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腹痛腹胀需及时就诊。建议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功能,但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以防切口疝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