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超声检查有什么表现

骨科编辑 医普小新
19次浏览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增粗、腕横韧带增厚以及动态滑膜增生等特征性改变。超声诊断依据包括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增大、神经束结构模糊、神经周围血流信号增强、腕横韧带厚度异常、肌腱滑膜回声改变等。

1、神经增粗:

超声下可见正中神经在腕管入口处横截面积超过10平方毫米,神经束膜回声减弱或消失,神经外膜轮廓不规则。神经增粗程度与病程进展相关,急性期可伴有神经水肿导致的低回声区。

2、韧带增厚:

腕横韧带厚度超过4毫米具有诊断意义,慢性患者可见韧带纤维结构紊乱、钙化灶形成。韧带近端与远端厚度比值异常可反映局部压力分布不均,部分病例可见韧带与神经粘连。

3、血流异常:

能量多普勒显示神经外膜血流信号增强,严重者可见神经内血流。血流增加提示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态检查可见腕关节屈曲时血流信号显著增多。

4、滑膜改变:

屈肌腱滑膜呈不均匀增厚,回声减低,可见滑膜血管翳形成。腕关节主动屈伸时超声可观察到滑膜与神经的动态卡压现象,部分患者伴有腱鞘囊肿或钙化灶。

5、继发征象:

晚期病例可见大鱼际肌萎缩导致的肌肉回声增强,神经远端传导速度下降。部分患者合并腕管内占位性病变如腱鞘巨细胞瘤,超声可明确病变与神经的位置关系。

腕管综合征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手腕屈曲动作,使用键盘时保持手腕中立位,睡眠时可佩戴腕部支具防止过度屈曲。建议进行手指伸展操练习,每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用温水浸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抗氧化物质,控制体重减轻腕管压力,若出现持续性麻木或肌力下降需及时复查超声评估病情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