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怎么办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控制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肾脏替代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方式治疗。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肾后性因素、药物毒性、感染等原因引起。
积极治疗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基础疾病是关键。高血压患者需平稳降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心力衰竭患者需改善心功能。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如解除尿路梗阻、停用肾毒性药物等。
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异常。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酸碱平衡,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保证足够热量供给,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主。补充必需氨基酸制剂,避免负氮平衡。同时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当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药物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明显尿毒症症状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腹膜透析等方式。
预防和治疗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血压在靶目标范围内。纠正贫血,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消化道出血,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监测心功能,预防急性左心衰竭。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需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及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g,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保持适度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水肿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