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方法主要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预防感染、心理疏导。
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每日记录24小时尿量及腹围变化。重点观察有无头痛、视物模糊等先兆子痫症状,出现黄疸加深或凝血功能异常时需立即报告医生。胎心监护每日不少于3次,关注宫缩及胎动变化。
建立双静脉通路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定期检测血钠、血钾水平,纠正低蛋白血症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保持尿量大于30毫升/小时,必要时使用利尿剂。
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肠内营养可选择短肽型配方粉,肠外营养需添加支链氨基酸。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行血浆置换治疗。
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侵入性操作前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监测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保持会阴部清洁,产后注意恶露性状及子宫复旧情况。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疾病进展与治疗方案,减轻焦虑情绪。鼓励配偶参与护理过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于重症患者需提前进行产后抑郁筛查,必要时请心理科会诊。
护理期间建议选择清蒸鱼、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点及意识状态变化,保持病室温度24-26℃。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超声,哺乳期继续补充复合维生素,6个月内避免再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