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叫什么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中医称为心悸、怔忡或胸痹,其辨证分型主要有肝气郁结型、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火扰心型及气滞血瘀型。
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表现为胸闷胁痛、善太息,常因情绪波动诱发。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情志调节如冥想、八段锦等。日常宜食玫瑰花、陈皮等理气之物,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常见心悸气短、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归脾汤为基础方剂,辅以山药、红枣等健脾养心食材。建议规律作息,适当练习太极拳以调和气血,避免过度脑力劳动。
肾阴亏虚致虚火内扰,出现心悸不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天王补心丹配合滋阴安神之品如百合、麦冬,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夜间可用温水泡脚引火下行,保持居室通风凉爽。
痰湿郁久化热,症见心烦躁动、痰多口苦、舌苔黄腻。黄连温胆汤为主方,饮食需清淡,可食用薏苡仁、冬瓜等利湿食材。避免久坐潮湿环境,适度快走促进痰湿代谢。
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心前区刺痛、唇甲青紫,舌有瘀斑。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辅以山楂、黑木耳等活血食物。建议进行舒缓有氧运动改善循环,冬季注意保暖防寒。
中医调理心脏神经官能症需注重整体辨证,除药物干预外,建议长期坚持五禽戏、呼吸导引等传统养生功法。饮食遵循"五色入五脏"原则,适量食用莲子、龙眼肉等养心之品,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保持情绪平稳,可通过书法、古琴等怡情养性,每日午时小憩以养心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