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处理原则有哪些

急性根尖周炎可通过根管治疗、脓肿切开引流、药物治疗、牙体修复和拔牙等方式处理,通常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不良修复体和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清除感染牙髓是核心措施,通过开髓引流缓解髓腔压力,配合根管预备和消毒消除根尖周炎症。适用于牙体条件允许保留的患牙,需分次完成治疗,后期需冠修复防止牙体折裂。
对已形成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者需行切开排脓,配合生理盐水冲洗。操作需在局麻下进行,切口位置选择波动感最明显处,必要时放置橡皮引流条,24-48小时后复诊评估。
急性期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感染需联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使用需严格遵循口腔科医师指导,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炎症控制后需评估牙体缺损情况,大面积缺损可采用桩核冠修复,小范围缺损选择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前需确认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避免因微渗漏导致复发感染。
对无法保留的严重破坏患牙需手术拔除,彻底清除感染源。拔牙后需压迫止血,24小时内避免漱口,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缺牙区建议3个月后考虑种植或义齿修复。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急性期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患侧咀嚼硬物。戒烟限酒有助于组织修复,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问题。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愈合,出现咬合痛或牙龈肿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