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和肾病综合症有什么区别 了解肾炎和肾病综合的三区别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三个方面。肾炎通常由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
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但滤过屏障相对完整。肾病综合征主要因肾小球滤过屏障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破坏,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漏出。
肾炎常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30%患者出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表现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多数患者出现凹陷性水肿。
肾炎病理类型包括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等,光镜下可见炎细胞浸润。肾病综合征常见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等病理类型,电镜下可见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
肾炎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肾病综合征常见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
肾炎治疗以控制感染、调节免疫为主,常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严重水肿需配合利尿剂和白蛋白输注。
日常需注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优质蛋白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补充。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水肿患者需记录每日出入量。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