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怎么做好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9次浏览

关键词: #护理 #呼吸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日常护理需重点关注氧疗管理、体位调整、呼吸道清洁、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五个方面。

1、氧疗管理:

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医嘱调整氧流量。使用鼻导管或面罩时需保持管路通畅,避免折叠受压。湿化瓶内蒸馏水每日更换,防止细菌滋生。注意观察患者口唇及甲床颜色变化,出现发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体位调整:

采用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轻膈肌压迫。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肢体摆放功能位,膝关节下垫软枕预防足下垂。移动患者时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血压波动。

3、呼吸道清洁:

每日进行3-4次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使用生理盐水或医嘱指定药物。指导有效咳嗽方法:深吸气后屏气2秒,爆发性咳嗽。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振动排痰仪,记录痰液量及性状变化。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预防呼吸道感染

4、营养支持:

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如鱼肉羹、蒸蛋羹,少量多餐避免过饱。进食时保持坐位,餐后维持体位30分钟防止反流。吞咽困难者采用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营养液。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入量。

5、心理疏导:

解释仪器报警原因减轻焦虑,指导放松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建立非语言沟通方式,备写字板或图示卡片。家属参与护理时需演示正确操作手法,避免过度保护。夜间保持柔和环境光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助眠措施。

患者居室应保持温度22-24℃、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避免对流风。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量,体重每周测量2次。康复期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及上肢伸展训练,逐步增加活动耐力。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尿量及肢体水肿情况,随身携带急救联系卡。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