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与中风的区别有哪些

脑血栓与中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脑血栓是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缺血,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一种;中风则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涵盖更广的脑血管意外事件。
脑血栓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炎性疾病引起,血栓在原位形成阻塞血管。中风则包含两类病因:缺血性中风与脑血栓病因类似,出血性中风则因高血压、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栓是渐进性血管狭窄后血栓形成,症状多在安静状态下出现。典型中风发作更突然,出血性中风常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缺血性中风可能因血栓脱落导致栓塞性事件。
脑血栓症状发展相对缓慢,常见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多伴剧烈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大面积缺血性中风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头痛程度较轻。
脑血栓在CT或MRI上显示为责任血管供血区的梗死灶。出血性中风CT可见高密度血肿,缺血性中风早期CT可能阴性,但MRI-DWI序列能在发病数分钟内显示缺血改变。
脑血栓急性期可采取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出血性中风需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所有中风类型均需二级预防,包括抗血小板、降压及康复治疗。
预防脑血管疾病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多摄入深海鱼、坚果及深色蔬菜。控制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颈动脉超声,存在房颤者需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面瘫、肢体麻木或言语障碍时立即就医,争取溶栓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