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否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关键词: #肝硬化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通过腹水、黄疸、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症状判断。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
腹水是失代偿期最常见表现,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渗出。患者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严重时可伴随呼吸困难。腹水需通过腹部超声或穿刺确诊,治疗包括限盐利尿、腹腔穿刺放液及病因治疗。
皮肤巩膜黄染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超过34μmol/L,尿胆红素阳性。黄疸程度与肝衰竭严重性相关,需监测凝血功能及血氨水平。
表现为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或扑翼样震颤,由血氨升高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根据West-Haven分级可分为Ⅰ-Ⅳ期,需紧急降血氨治疗并排除其他代谢性脑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休克。胃镜检查可见红色征或活动性出血,需紧急止血并预防再出血。出血后易诱发肝性脑病和感染。
门静脉高压引起脾脏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血小板常低于50×10⁹/L,白细胞减少增加感染风险。脾亢程度与门脉压力呈正相关,部分患者需脾切除或脾动脉栓塞。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禁酒并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1.0g/kg。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可改善营养状态,避免坚硬食物防止静脉破裂。每周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吸收。出现发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失代偿期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腹部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