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会转化成类风湿关节炎吗 认识两种关节炎区别

骨性关节炎不会转化成类风湿关节炎,两者是不同类型的关节疾病。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受累关节、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五个方面。
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关节病变,主要与关节软骨磨损、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炎症反应,与遗传、感染等免疫异常有关。
骨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后加重的关节疼痛,晨僵时间通常小于30分钟。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痛呈对称性持续发作,晨僵可持续1小时以上,伴有明显关节肿胀和全身乏力等系统性症状。
骨性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腕、掌指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后期可能造成关节畸形。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液检查通常无特异性异常。类风湿关节炎可检测出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免疫指标阳性,炎症指标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常明显升高。
骨性关节炎以减轻负重、镇痛消炎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类风湿关节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控制病情进展,生物制剂对中重度患者效果显著。
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护,骨性关节炎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两类关节炎患者均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重关节损伤的不良习惯。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或畸形时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