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做什么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炎需做六个检查

关键词: #肝炎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进行肝功能检测、自身抗体筛查、免疫球蛋白测定、肝脏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及排除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测六项核心检查。
通过血液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胆红素水平可反映胆汁排泄功能,白蛋白和凝血功能指标能判断肝脏合成能力。该检查是诊断和监测疾病活动度的基础项目。
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是诊断标志物,其中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可达8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但需注意约10%患者可能呈阴性。
血清IgG水平升高是特征性表现,约85%患者IgG超过正常值1.5倍。动态监测IgG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持续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治疗抵抗。
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CT或MRI能发现晚期肝硬化特征。影像学主要用于排除胆道梗阻、占位性病变等其它肝病,对早期病变敏感性较低。
病理检查可见界面性肝炎、浆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是确诊金标准。活检能明确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意义。
需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特别是丙型肝炎抗体可能产生假阳性。合并病毒感染会改变治疗方案,此项为必要鉴别诊断。
确诊后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食物。规律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注意观察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等异常症状。女性患者应重视避孕管理,妊娠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可尝试正念冥想等减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