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诊断妊娠右下腹疼痛的原因

妊娠期右下腹疼痛可能由生理性宫缩、圆韧带牵拉、泌尿系统感染、阑尾炎或卵巢囊肿扭转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评估及专科会诊进行鉴别诊断。
妊娠早期子宫增大可引发间歇性钝痛,孕中期圆韧带受牵拉常导致右侧腹股沟区域刺痛。这类疼痛多呈短暂性,改变体位或休息后缓解,超声检查无器质性病变,需监测疼痛频率与伴随症状。
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时,除右下腹痛外多伴有尿频尿急、发热寒战。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未及时治疗可能诱发早产,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妊娠安全抗生素。
妊娠中晚期阑尾位置随子宫增大上移,表现为右上腹或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及低热。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增高,超声可见阑尾增粗或周围积液,需外科紧急干预避免穿孔。
黄体囊肿或畸胎瘤扭转时突发剧烈绞痛,可能伴随阴道出血。超声可见附件区包块及血流信号异常,血清HCG检测可排除异位妊娠。妊娠期手术需权衡胎儿安全与病灶危急程度。
肠梗阻或肠痉挛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常伴腹胀便秘。立位腹平片可见气液平面,需排除炎症性肠病等基础疾病。妊娠期治疗以胃肠减压等保守措施为主,慎用解痉药物。
妊娠期出现右下腹痛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建议记录疼痛特征、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预防尿路感染,选择左侧卧位缓解圆韧带牵拉痛。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阴道流血、发热、胎动减少,需立即产科急诊排查急腹症。定期产检时主动告知医生疼痛史,完善B族链球菌筛查等感染相关检测。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分5-6餐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