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右下侧疼痛是怎么回事

腹部右下侧疼痛可能由阑尾炎、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妇科疾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阑尾炎是腹部右下侧疼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早期可通过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出现化脓或穿孔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肠道肿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可先尝试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严重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切除吻合术。
右侧输尿管结石可能引发右下腹放射性疼痛,常伴有血尿、尿频等症状。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较小结石可口服排石颗粒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促进排出,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
女性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等妇科急症可导致右下腹痛,多伴有阴道出血。需紧急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腹腔镜手术治疗,如卵巢囊肿剥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
儿童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止痛,通常1-2周可缓解。
出现腹部右下侧疼痛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建议卧床休息并禁食观察。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女性患者需关注月经周期变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