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部分表面健康的人群,其形成与年龄增长、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动脉内膜易出现脂质沉积。研究显示40岁以上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可达30%,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无创检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穿透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即使血脂检查结果在正常参考值上限边缘,长期微量异常仍可能引发血管病变,需通过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干预。
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剪切力会损伤内皮细胞。部分血压处于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的个体,血管已存在早期动脉硬化病理改变。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管炎症反应,空腹血糖在5.6-6.9mmol/L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能已出现异常。
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习惯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临床发现部分体重指数正常的年轻吸烟者,血管内超声已可见脂质条纹形成。
建议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及适量深海鱼类,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已确诊动脉硬化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基础疾病,未确诊但具备危险因素者建议每年进行血脂、血糖、颈动脉超声等组合筛查。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对延缓血管老化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