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脑血管造影、头颅CT血管成像、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腰椎穿刺。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技术清晰显示脑血管形态。该检查能准确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检查需在介入导管室进行,属于有创操作,存在少量辐射。
头颅CT血管成像是无创性检查手段,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快速CT扫描,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脑血管系统。该检查耗时短、分辨率高,可检出直径大于3毫米的动脉瘤,适用于急诊筛查和术后随访。检查过程中需注意对碘造影剂过敏者禁用。
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采用特殊序列扫描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结构。该检查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度高,能多角度观察动脉瘤与脑组织的关系,特别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但检查时间较长,对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略低于脑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通过探头检测颅内血流速度变化,间接评估脑血管状况。该检查简便经济、可重复性强,能动态监测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程度,常用于床旁筛查和术后监测。但由于颅骨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假阴性率。
腰椎穿刺通过分析脑脊液判断是否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间接推测动脉瘤破裂。检查中发现均匀血性脑脊液或黄变现象具有诊断价值,但无法确定动脉瘤具体位置。该操作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颅内压增高者需谨慎实施。
确诊颅内动脉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腹压骤增。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以增强血管弹性。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监测动脉瘤变化。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警惕动脉瘤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