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怎么回事 从2方面认识幼儿急疹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19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急疹 #幼儿

幼儿急疹可能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高热后出疹。幼儿急疹可通过对症治疗、退热药物等方式缓解,主要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反应等因素导致。

1、病毒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6型是幼儿急疹最常见的病原体,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后潜伏在淋巴细胞内。当病毒大量复制时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发热反应,这种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病毒血症期结束后会出现特征性玫瑰色斑丘疹。

2、免疫反应:

初次感染疱疹病毒的婴幼儿免疫系统会产生强烈应答,这是出现高热的主要原因。皮疹是病毒被清除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所致,多从躯干开始蔓延至颈部和四肢,皮疹不痛不痒且无脱屑现象。这种免疫反应具有终身保护性,极少出现二次感染。

3、典型症状:

患儿通常先出现持续高热,可能伴有轻微咳嗽或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热退后12-24小时内出现直径2-5毫米的粉红色斑疹,按压褪色,皮疹多在3天内自行消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前囟隆起或惊厥等伴随症状,但不会留下后遗症。

4、诊断方法:

医生主要根据典型的热退疹出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减少伴淋巴细胞增多。在非典型病例中可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特异性IgM抗体升高或病毒DNA阳性可确诊。需注意与风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

5、治疗原则: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皮疹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适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退热后可以温水擦浴帮助降温,但出疹期间不宜洗澡。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以防传播。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