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怎么回事

关键词: #中毒
关键词: #中毒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可能由过量摄入含咖啡因饮品、药物使用不当、个体代谢差异、药物相互作用、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停药观察、对症支持治疗、血液净化、纠正电解质紊乱、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处理。
短时间内饮用过量咖啡、浓茶或功能饮料会导致咖啡因血药浓度骤升,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氨茶碱作为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窗较窄,常规剂量为每次100-200毫克,若自行增加剂量或静脉推注速度过快易引发中毒。中毒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抽搐。
氨茶碱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西咪替丁等药物联用时会抑制肝药酶活性,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部分缓释制剂被嚼碎服用会造成药物突释,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全者未调整剂量也易中毒。临床需监测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微克/毫升,超过25微克/毫升即出现毒性反应。
咖啡因经肝脏CYP1A2酶代谢,该酶活性受基因多态性影响,慢代谢型人群清除率降低50%以上。妊娠期女性、新生儿及慢性肝病患者对氨茶碱代谢能力下降,半衰期可从正常5小时延长至24小时,常规剂量即可引发中毒。
咖啡因与氨茶碱均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发挥兴奋中枢神经作用,联用时毒性叠加。含麻黄碱的感冒药与氨茶碱合用会加重交感神经兴奋症状,β受体阻滞剂则可能掩盖中毒早期的心动过速表现,延误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对咖啡因敏感性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氨茶碱更易蓄积中毒。癫痫患者中毒时抽搐阈值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类人群需严格控制摄入量。
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相关物质,饮用大量清水促进排泄。轻度中毒可通过口服活性炭吸附消化道残留药物,中重度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血液灌流。恢复期避免摄入巧克力、可乐等含咖啡因食物,监测心电图至症状完全消失。有慢性心肺疾病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使用氨茶碱时配备血药浓度监测。